企业创新能力是企业绩效最重要的决定因素.近年来,学界和业界对提升企业创新能力逐渐重视,但企业创新和企业创新能力的内涵也出现了模糊的现象,阻碍了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措施制定和实施.主要问题:一是现有研究基于不同...
以2013—2017年中国航空航天制造企业专利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泊松回归模型检验了企业技术生态位特征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并将系统中心生态位作为调节变量检验其对于企业技术生态位与创新能力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企...
研究企业信息化、IT能力和创新能力三者内在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IT人力资源水平不仅直接对企业创新能力产生正向影响,还通过IT业务应用水平和IT协同集成水平对企业创新能力产生影响;IT业务应用水平对企业创新能力不...
双创是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因而研究创业者特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基于成就目标理论,探讨了个体成就目标类型对创业倾向及新创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学习目标导向的个体比表现目标的个体具有更强...
运用2007-2015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平衡面板数据,基于动态演化视角探究行业生命周期对知识产权保护与组织创新能力的关系是否存在影响.研究证明,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的“倒U”关系同时存在于成长期和成熟期,...
分析创新生态系统的特性及其演化过程,认为在创新系统演化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资源整合机制、商业模式创新机制、技术创新机制、能力集成机制、耦合机制、竞合机制等六种机制是企业生存与进化的根基.深入探究在创新生态...
校企关系被看作是企业与高校交换创新资源的重要纽带,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但其对企业的影响尚未得到一致结论,校企关系是否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降低企业创新投入成本有待进一步研究。以我国2009—2014年高校...
国际化已成为新兴市场企业实现创新追赶的重要战略。然而,现有研究关于新兴市场企业国际化对创新影响的条件和机制缺乏关注。基于知识观和二元性整合视角,探索国际化对新兴市场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并以中国高技术企...
企业升级的根本在于创新能力的提升.在对企业创新能力内涵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从企业升级视角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内涵进行了重新界定,并对企业创新能力的特性进行了多角度的深入探讨.
新经济理论和跨国公司理论认为开放具有技术和管理的外溢效应,利用全球可持续创新组织的调研工具,通过对贵州省企业可持续创新能力的调研分析,得出欠发达省区国际要素流动的外溢效应不足的结论,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并...
基于对25家制造和IT企业研发、生产、营销部门的中层管理者的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层管理者管理能力与企业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绩效具有较显著的正效应关系;中层管理者的个体管理能力通过组织化过程增强企业的整体创新...
在我国政府科技创新补助不断提高但收效甚微的背景下,影响政府科技创新补助使用效果因素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文章以2011—2014年间高新技术型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数据包络法从企业研发投入和产出衡量企业创新能力,实证...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创新由市场需求推动,政府干预只起辅助作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实践表明,政府可以作为促进者、需求者在创新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梳理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脉络,分析政府在系统失...
资金是企业创新不可缺少的投入要素.选取中国1999-2007年1 503家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工业企业为样本,对企业创新的融资结构和资本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在融资结构方面,股权融资比债权融资更加有利于企业创新能力的...
本文通过对吉林省112家有效样本企业进行调查,将社会网络细分为内部社会网络和外部社会网络,在创业团队的定义下检验了社会网络与信任对新创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内外部社会网络都会对企业创新能力产生积极...
不同于以往从创新的动力、过程、结果以及内部影响因素等方面研究企业的创新能力,以2009—2014年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为研究对象,首次基于客户集中度变化的动态视角,考察分析环境不确定性约束条件下客户集中度对企业创新...
以Burgelman提出的公司层次创新能力审计框架作为评价体系,选择四川的一家大型企业作为分析样本,采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其创新能力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具有实用性、系统性、简洁性等优点,其指标体系...
基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文献分析,借鉴国际上通用的指标体系制定方法和研究框架,结合实际构建了兰州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与西部主要城市企业创新能力比较分析,揭示了兰州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症结...